©2022 安益谱精密仪器. All Rights Reserved.

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安益谱TQ9100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检测水质31种全氟和多氟化合物


安益谱TQ9100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在检测水质中的31种全氟和多氟化合物(PFAS)方面表现出色,以下是相关介绍:

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安益谱TQ9100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检测水质31种全氟和多氟化合物(图1)

安益谱TQ9100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

仪器特点

  • 高灵敏度检测TQ9100具有卓越的定性定量能力,能够满足痕量分析的需求。
  • 多种扫描模式:仪器配备多种扫描模式,能够满足从未知物筛查到痕量定量的全流程分析需求。
  • 出色的稳定性:TQ9100在长时间运行中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 高效的数据处理:仪器配备先进的数据处理系统,能够快速处理和分析大量数据,提供准确的检测结果。

检测方法的建立与优化

  • 样品前处理
    • 样品采集:采集地表水、地下水和废水样品时,应使用清洁的聚乙烯瓶,避免样品污染。
    • 样品保存:采集后的样品应尽快分析,如需保存,应在4℃下冷藏,并加入适量的酸(如盐酸)调节pH值至2-3,以防止样品中的化合物降解。
    • 固相萃取(SPE):使用固相萃取柱(如C18柱)对样品进行富集和净化。通过优化洗脱条件,可以有效去除样品中的杂质,提高检测灵敏度。
    • 浓缩与定容:将萃取后的样品通过氮气吹扫浓缩至近干,再用适量的溶剂(如甲醇)定容,过0.22μm滤膜后待测。
  • 色谱条件
    • 色谱柱:使用高极性毛细管色谱柱,如DB-5MS(30m×0.25mm×0.25μm),能够有效分离全氟和多氟化合物。
    • 载气:采用高纯氦气作为载气,流速设置为1.0mL/min,以确保良好的分离效果和较短的分析时间。
    • 温度程序:采用程序升温的方式,初始温度为50℃,保持2分钟,然后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200℃,保持5分钟。这种温度程序能够有效分离全氟和多氟化合物,同时避免了高温对化合物的分解。
    • 进样口温度:设置为220℃,进样体积为1.0μL,分流比为10:1。
  • 定量分析方法:采用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选择氘代全氟丁酸(d₄-PFBA)作为内标物。通过与样品中各成分的响应值比对,计算出各成分的含量。内标法能够有效消除样品前处理和仪器检测过程中的误差,提高定量分析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线性关系与检测限:对31种全氟和多氟化合物进行不同浓度的校准曲线绘制,结果显示各成分在0.1-100ng/L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²)均大于0.99。检测限低至0.01ng/L,能够满足地表水、地下水和废水中全氟和多氟化合物的检测需求。
  • 重复性与准确性:对同一批次的水样进行多次重复检测,计算各成分的相对标准偏差(RSD),结果均小于5%,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同时,通过与标准品的比对,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各成分的回收率在90%-110%之间。
  • 实际水样检测: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地表水、地下水和废水样品的检测中,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检测出样品中的全氟和多氟化合物。

性能优势与应用价值

  • 核心性能指标
    • 高灵敏度:31种PFAS的方法检出限(MDL)为0.5-2.0ng/L,定量下限(LOQ)为1.0-5.0ng/L,满足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对PFAS的痕量检测要求。
    • 优异精密度:在5ng/L加标水平下,保留时间RSD≤0.3%,峰面积RSD≤5%(n=6),确保不同批次样品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 宽线性范围:各化合物线性范围覆盖0.01-10μg/L,可同时满足清洁水体与污染水体的检测需求。
    • 高效净化能力:通过优化SPE流程与色谱分离,基质效应降低至±15%以内,显著优于传统方法。
  • 实际应用场景
    • 环境监测领域:可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工业废水等不同类型水体中PFAS的常规监测,为《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 污染溯源研究:通过同步分析31种PFAS的组成特征与浓度分布,判断污染来源(如氟化工排放或消费品降解释)。
    • 治理效果评估:对污水处理厂进出水进行PFAS监测,评估Zn基电絮凝等新型处理技术的去除效率。
综上所述,安益谱TQ9100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系统通过优化的样品前处理流程、高效的色谱分离与高特异性的质谱检测技术,实现了水质中31种全氟和多氟化合物的精准定量。该方案不仅满足痕量污染物的高灵敏度检测需求,更通过多组分同步分析能力提高了检测效率,为环境监测机构、科研单位提供了可靠的分析工具。随着PFAS管控政策的不断完善,TQ9100将在污染调查、风险评估与治理效果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助力我国新污染物治理体系的建设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