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YEEP TQ9100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系统在人血清脂溶性维生素检测中的应用
技术博客 | 2025-09-18 | 阅读
维生素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有机化合物,其缺乏往往呈现进行性发展特征,早期亚临床缺乏阶段临床表现隐匿,易被忽视。但长期缺乏会引发一系列特征性健康问题:维生素 A(VA)缺乏可导致夜盲症,影响视觉功能;维生素 D(以 25 - 羟基维生素 D2、25 - 羟基维生素 D3 为主要活性形式)缺乏会干扰钙磷代谢,阻碍骨骼正常发育;维生素 E(VE)缺乏可能导致生育功能异常;维生素 K(VK1)缺乏则会破坏凝血机制,增加出血风险。
在临床诊疗与健康管理中,精准的维生素检测是评估人体营养状态、指导个性化营养补充的关键依据,尤其适用于婴幼儿、孕产妇、老年人及慢性疾病患者等特定人群的营养监测。传统检测方法常受限于单一离子源适配性、检测效率低等问题,难以满足多类脂溶性维生素同时精准分析的需求。
ANYEEP TQ9100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系统凭借其独特的技术设计,可同时支持电喷雾离子化源(ESI)与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无需切换离子化源或变更色谱条件,即可实现人血清中 VA、25 - 羟基维生素 D2(25OHVD2)、25 - 羟基维生素 D3(25OHVD3)、VE、VK1 五种脂溶性维生素的同步检测,为临床提供高效、精准的检测方案。

安益谱TQ9100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
样品处理是确保检测准确性的基础环节,本实验采用高效且稳定的前处理步骤,具体如下:
- 取样与加样:精确吸取 200μL 待测人血清样本至 1.5mL EP 管中,加入 20μL 内标溶液以校正检测偏差,再加入 400μL 异丙醇作为蛋白沉淀剂,破坏血清中的蛋白质结构,释放出结合态的脂溶性维生素。
- 涡旋与离心:将 EP 管置于涡旋混匀仪上,以 2500rpm 的转速涡旋 5min,确保样本与试剂充分混合;随后转移至高速离心机,在 4℃低温环境下以 14000rpm 转速离心 5min,实现固液分离,去除蛋白质沉淀等杂质。
- 氮吹与复溶:吸取 500μL 离心后的上清液至 96 孔板中,置于 40℃氮吹仪下吹干,去除有机溶剂;向吹干的 96 孔板中加入 100μL 复溶液(50% 乙腈水溶液),放入微孔板震荡仪以 2000rpm 转速震摇 2min,使目标化合物充分溶解;最后以 4000rpm 转速离心 5min,取上清液作为进样样品,进样体积为 10μL 或 20μL。
为实现五种脂溶性维生素的有效分离,实验选用 Phenomenex Kinetex F5 Column(3.0mm×50mm,2.6μm)色谱柱,该色谱柱具有优异的疏水选择性与分离效率。具体色谱条件设置如下:
- 流动相:流动相 A 为含 0.1% 甲酸的水溶液,流动相 B 为含 0.1% 甲酸的甲醇溶液,通过甲酸调节 pH 值,改善目标化合物的色谱峰形与离子化效率。
- 柱温:设定为 40℃,稳定的柱温可减少保留时间波动,提高检测重复性。
- 梯度洗脱:根据 ESI 源与 APCI 源的离子化特性,采用不同的梯度洗脱程序(见表 1)。ESI 源梯度洗脱中,初始流速为 0.4mL/min,A 相占比 30%、B 相占比 70%,随时间逐步调整至 B 相 100% 并保持,最终恢复初始比例平衡色谱柱;APCI 源梯度洗脱初始流速为 0.6mL/min,A 相 50%、B 相 50%,同样通过梯度调整实现目标化合物的分离。
质谱检测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可特异性筛选目标离子,提高检测灵敏度与抗干扰能力,具体参数如下:
- 离子化模式:同时支持 ESI+(正离子模式)与 APCI+(正离子模式),离子源温度均设定为 500℃,喷雾电压 5000V,气帘气 10psi。其中,ESI 源雾化气 50psi、辅助加热气 55psi,APCI 源雾化气 20psi、无辅助加热气;碰撞气压力为 2,入口电位(EP)7.5V,碰撞室出口电位(CXP)2V。
- 离子对参数:每种目标化合物均设定定量离子对与定性离子对,内标化合物(如 VA-d6、25OHVD2-d3、25OHVD3-d6 等)用于校正基质效应与仪器漂移(见表 2)。例如,VA 的定量离子对为 269.1→93.1(ESI 源),定性离子对为 269.1→119.3,驻留时间 20ms,去簇电压(DP)50V,碰撞能量(CE)分别为 50V 与 15V;VK1 在 APCI 源下的定量离子对为 451.4→187.1,DP 110V,CE 20V。
五种脂溶性维生素在真实样本中的提取离子图(XIC)显示,各化合物峰形对称、分离度良好,无明显干扰峰(见图 1)。同一血清样本分别经 ESI 源与 APCI 源检测,保留时间稳定:ESI 源下,VA 保留时间 2.843min、25OHVD2 2.760min、25OHVD3 2.718min、VE 4.110min、VK1 4.152min;APCI 源下,各化合物保留时间略有差异(如 VA 2.449min、VK1 4.459min),但均满足定性定量要求。
以目标化合物浓度为横坐标(x,ng/mL),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比值为纵坐标(Y),采用权重 1/x² 进行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见表 3):
- 五种脂溶性维生素的线性范围覆盖临床常见浓度区间,如 25OHVD2 为 1-50ng/mL、25OHVD3 为 1-100ng/mL、VK1 为 0.1-5ng/mL。
- 所有化合物的相关系数 r² 均大于 0.99,其中 VA(ESI 源)r²=0.9997、25OHVD3(APCI 源)r²=0.9996,表明方法线性关系优异,可准确量化不同浓度水平的目标化合物。
精密度以相对标准偏差(RSD%)评价,准确度以加标回收率评价,检测低浓度(线性范围下限 3 倍)与高浓度(线性范围上限 70%)样本,结果如下(见表 3):
- 精密度:除 ESI 源检测 VK1 低浓度时 RSD% 为 17.9% 外,其余情况下低浓度与高浓度样本的 RSD% 均小于 10%。例如,25OHVD3(ESI 源)低浓度 RSD%=5.5%、高浓度 3.9%;VE(APCI 源)低浓度 9.1%、高浓度 5.9%,表明方法重复性良好。
- 准确度:所有化合物的加标回收率在 90.5%-105.6% 之间,如 25OHVD2(APCI 源)低浓度回收率 105.1%、高浓度 100.0%;VA(ESI 源)低浓度 102.9%、高浓度 99.2%,符合临床检测对准确度的要求。
- 双离子源兼容:无需切换 ESI 源与 APCI 源,即可完成不同脂溶性维生素的检测,简化操作流程,提高检测效率。
- 优异的检测性能:方法线性关系好(r²>0.99)、精密度高(多数 RSD%<10%)、准确度佳(回收率 90.5%-105.6%),可满足临床精准检测需求。
- 临床适用性强:覆盖临床常见脂溶性维生素种类,检测范围适配人体生理浓度,为维生素缺乏症的早期诊断、营养状况评估及个性化补充指导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综上,该方法为临床实验室开展脂溶性维生素检测提供了高效、精准的解决方案,有望在妇幼保健、老年医学、慢性病管理等领域广泛应用,助力提升人体营养健康监测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