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安益谱精密仪器. All Rights Reserved.

单四极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锂电池电解液中常见碳酸酯溶剂和添加剂的测定 优化并建立了适用于安益谱7700气质联用仪的测定锂电池电解液中常见碳酸酯类溶剂和相关添加剂的方法


一、方法核心原理:气质联用的高效分离与定性定量
安益谱 7700 气质联用仪(GC-MS)凭借 “高分辨率气相色谱分离 + 质谱特异性检测” 的协同优势,解决锂电池电解液中多组分同时测定难题:
  1. 色谱分离机制:采用强极性毛细管柱(如 DB-WAX,30m×0.25mm×0.25μm),利用碳酸酯溶剂(如 EC、PC、DMC)与添加剂(如 VC、FEC、LiPF₆分解产物)的极性差异、沸点差异实现高效分离,避免组分峰重叠(如 EC 与 PC 沸点相差 20℃,通过程序升温可实现基线分离)。
  1. 质谱检测逻辑:电子轰击电离源(EI,70eV)将目标组分电离为特征离子(如 EC 特征离子 m/z 88、DMC 特征离子 m/z 75、VC 特征离子 m/z 100),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精准捕捉目标离子,排除电解液中锂盐、微量水分等非挥发性杂质干扰,同时全扫描模式(Full Scan)可用于未知添加剂筛查。

单四极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锂电池电解液中常见碳酸酯溶剂和添加剂的测定 优化并建立了适用于安益谱7700气质联用仪的测定锂电池电解液中常见碳酸酯类溶剂和相关添加剂的方法(图1)

安益谱7700单四极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二、实验方案设计:从样品处理到仪器参数的全流程优化
(一)仪器与试剂配置
类别
核心组件 / 试剂
关键参数与作用
核心仪器
配备 EI 离子源、分流 / 不分流进样口;SIM 模式下检出限≤0.1μg/mL
色谱柱
DB-WAX 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
强极性固定相,实现碳酸酯与添加剂的高效分离
标准物质
EC、PC、DMC、EMC、VC、FEC 标准品(1000μg/mL)
配制梯度混合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R²>0.999)
稀释溶剂
无水乙腈(色谱纯)
溶解电解液样品,避免溶剂与目标组分反应
(二)优化后的实验条件
  1. 色谱条件
  • 进样口温度:200℃;
  • 程序升温:初始 40℃保持 3min,以 10℃/min 升至 180℃,保持 5min;
  • 载气:高纯氮气(纯度≥99.999%),恒流模式,流速 1.0mL/min;
  • 进样方式:分流进样,分流比 10:1;进样量:1μL。
  1. 质谱条件
  • EI 离子源温度:230℃;
  • 四级杆温度:150℃;
  • 检测模式:SIM 模式(针对各目标组分特征离子)与 Full Scan 模式(扫描范围 m/z 40-300,用于定性确认);
  • 溶剂延迟:3min(避免溶剂峰干扰低沸点组分如 DMC)。
  1. 样品处理
  • 取 100μL 锂电池电解液样品,用无水乙腈稀释至 10mL(稀释 100 倍),涡旋混匀;
  • 经 0.22μm 有机相滤膜过滤,去除电解液中可能存在的固体杂质,防止堵塞色谱柱。
三、方法性能验证:四项关键指标达标
  1. 分离度优异:在优化色谱条件下,6 种目标组分(EC、PC、DMC、EMC、VC、FEC)出峰顺序清晰,相邻组分分离度均>1.5(如 DMC 与 EMC 分离度达 2.3),无峰重叠现象。
  1. 线性范围宽:各目标组分在 0.5-100μg/mL 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 R² 均>0.999,满足电解液中高含量溶剂(如 DMC 含量通常 50%-70%)与低含量添加剂(如 VC 添加量 0.5%-2%)的同时测定需求。
  1. 精密度与准确度高:对同一电解液样品进行 6 次平行测定,各组分峰面积 RSD<3%;加标回收率在 95%-105% 之间(如 VC 加标回收率 98.2%,RSD 2.1%),符合痕量分析要求。
  1. 检出限低:SIM 模式下,各目标组分检出限为 0.05-0.1μg/mL,可有效检测电解液中微量添加剂降解产物(如 VC 氧化生成的微量 CO₂衍生物)。
四、应用场景与价值:覆盖锂电池全生命周期检测
  1. 生产质量控制:可快速测定电解液生产过程中碳酸酯溶剂的纯度(如 EC 纯度需≥99.9%)及添加剂的添加量,确保电解液批次稳定性。
  1. 电池性能研究:跟踪锂电池循环过程中电解液组分变化(如 DMC 的消耗速率、VC 的降解程度),为电池容量衰减、循环寿命缩短等问题提供数据支撑。
  1. 失效分析:对废旧锂电池电解液进行检测,分析碳酸酯溶剂分解产物(如 CO、CO₂衍生物)及添加剂残留量,辅助判断电池失效原因(如电解液氧化、锂枝晶刺穿隔膜导致的电解液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