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益谱 7600 气质联用仪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方法研究
技术博客 | 2025-09-18 | 阅读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一类具有低沸点、易挥发特性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土壤和沉积物环境中。这类物质多来源于工业排放、农业活动、生活垃圾渗滤液等,不仅具有异味,部分物质(如苯、氯仿、四氯化碳等)还具有强毒性、致癌性和生物累积性,会通过土壤渗透、地下水迁移等途径威胁生态系统安全,甚至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隐患。
《HJ 605-2011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吹扫捕集 / 气相色谱 - 质谱法》是我国环境监测领域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 VOCs 的核心标准方法。传统检测手段存在前处理复杂、灵敏度低、抗干扰能力弱等问题,而吹扫捕集 - 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技术(P&T-GC-MS) 凭借 “无溶剂富集 + 高分离效率 + 高特异性检测” 的优势,能有效捕获痕量 VOCs,且避免了有机溶剂对样品的二次污染,成为当前环境介质中 VOCs 检测的主流技术。
安益谱 7600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作为国产高端分析设备,在性能稳定性、检测灵敏度和操作便捷性上表现优异。本研究基于该仪器,结合吹扫捕集前处理技术,建立土壤和沉积物中 71 种 VOCs 的检测方法,旨在为环境监测机构、科研单位提供高效、可靠的技术方案,助力土壤污染调查与风险管控,保障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

安益谱7600单四极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本方法以《HJ 605-2011》为技术依据,通过 “吹扫捕集前处理 - 气相色谱分离 - 质谱检测” 三步实现土壤和沉积物中 VOCs 的定性与定量,核心原理如下:
- 吹扫捕集前处理:将土壤或沉积物样品与超纯水混合,置于吹扫瓶中,通入高纯氮气(或氦气)作为吹扫气,将样品中挥发性有机物吹脱至捕集管(填充吸附剂)中;待吹扫完成后,通过程序升温使捕集管中的 VOCs 快速脱附,随载气进入气相色谱仪,实现痕量 VOCs 的富集与无溶剂引入。
- 气相色谱分离:选用弱极性色谱柱(AB-624),通过优化柱温程序(初始低温保留低沸点组分,梯度升温分离高沸点组分),使 71 种 VOCs 按保留时间差异依次流出,避免色谱峰重叠干扰。
- 质谱检测:采用电子轰击离子源(EI)将流出的 VOCs 离子化,通过全扫描(SCAN)模式获取化合物的完整质谱图,结合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进行定性;通过选择离子(SIM)模式监测目标化合物的特征离子对,结合内标法(添加氟苯、氯苯 - D5 等内标)进行定量,提高检测灵敏度与准确性。
为满足土壤和沉积物中痕量 VOCs 的检测需求,实验采用以下仪器配置,确保前处理效率与检测精度:
- VOCs 混合标准品:包含二氯二氟甲烷、氯甲烷、苯、甲苯、氯苯等 71 种目标化合物(纯度均≥98%),用于配制标准系列溶液。
- 内标物质:氟苯(CAS:462-06-6,纯度≥99%)、氯苯 - D5(CAS:3114-55-4,纯度≥99%)、1,4 - 二氯苯 - D4(CAS:3855-82-1,纯度≥99%),终浓度均为 50 μg/L,用于校正样品前处理损失与仪器响应波动。
- 替代物:二溴氟甲烷(CAS:1868-53-7)、甲苯 - D8(CAS:2037-26-5)、4 - 溴氟苯(CAS:460-00-4),用于评估前处理效率与基质干扰程度。
- 试剂:甲醇(色谱纯)—— 用于溶解标准品,配制标准储备液;高纯氮气(纯度≥99.999%)—— 作为吹扫捕集的吹扫气与载气。
- 空白基质:经验证不含目标 VOCs 的石英砂或洁净土壤(过 100 目筛),用于基质匹配校正,减少土壤基质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 样品采集与制备:采集土壤或沉积物样品,去除石子、植物残体等杂质,过 100 目筛,置于棕色玻璃瓶中密封,4℃冷藏保存,24 h 内完成检测。
- 样品提取:准确称量 10.0 g 样品置于 40 mL 吹扫瓶中,加入 20 mL 超纯水,振荡 10 min,使样品中 VOCs 充分溶出;若样品含水率较低(<20%),可适当增加超纯水用量至液固比 2:1,确保吹扫效率。
- 内标与替代物添加:向吹扫瓶中加入 10 μL 500 μg/L 内标混合液和 10 μL 500 μg/L 替代物混合液,使内标和替代物终浓度均为 50 μg/L,加盖密封,摇匀。
- 吹扫捕集:将吹扫瓶连接至 PTC-III 吹扫捕集仪,设定吹扫条件:吹扫时间 11 min,捕集管温度 35℃,吹扫气流量 40 mL/min;脱附条件:脱附温度 250℃,脱附时间 1 min,脱附后捕集管反吹 5 min(去除残留杂质);脱附后的 VOCs 随载气进入气相色谱仪。
为实现 71 种 VOCs 的有效分离,结合 AB-624 色谱柱的特性,优化色谱条件如下:
- 色谱柱:AB-624(30m×250μm×1.4μm);
- 载气:高纯氮气(纯度≥99.999%),恒流模式,流量 1.0 mL/min;
- 进样口温度:200℃,分流进样,分流比 20:1(减少进样量过载,改善峰形);
- 柱温程序:初始温度 38℃,保持 1.8 min(保留低沸点组分如二氯二氟甲烷、氯甲烷);以 10℃/min 速率升温至 120℃(分离中等沸点组分如苯、氯仿);再以 15℃/min 速率升温至 240℃,保持 5 min(分离高沸点组分如萘、1,2,3 - 三氯苯,同时老化色谱柱);
- 溶剂延迟:1.5 min(避免溶剂峰干扰低沸点 VOCs 检测)。
通过全扫描(SCAN)模式确定各 VOCs 的保留时间与特征离子,再通过选择离子(SIM)模式优化特征离子监测参数,提高检测灵敏度,具体条件如下:
- 离子源温度:300℃(确保 VOCs 充分离子化,减少吸附损失);
- 传输线温度:250℃(避免 VOCs 在传输过程中冷凝);
- 扫描模式:定性采用 SCAN 模式(扫描范围 35~270 amu),定量采用 SIM 模式(监测各目标物的第一、第二特征离子,详见表 1);
- 倍增器电压:根据空白噪音水平调节(通常为 1500~1800 V),确保目标物信噪比(S/N)≥3。
五、内标法校正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