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捷式GC-MS-安益谱便携式 GC-MS 在艾草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技术博客 | 2025-09-16 | 阅读
一、引言
艾草,作为一种在中医药领域和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植物,其化学成分复杂多样,蕴含着挥发油、黄酮、多糖等多种活性成分。这些成分赋予了艾草抗菌、抗炎、抗氧化、驱蚊等多种功效,使其在医疗保健、香料、化妆品等行业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例如,艾草挥发油可用于制备天然驱蚊剂,减少化学驱蚊产品对人体和环境的潜在危害;艾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在抗氧化保健品开发方面具有广阔前景。
准确分析艾草的成分,对于深入了解其药理作用机制、质量控制以及开发高附加值产品至关重要。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GC - MS)技术作为一种强大的分析手段,能够高效分离和准确鉴定复杂混合物中的化学成分,在艾草成分分析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传统的实验室 GC - MS 设备体积庞大、价格昂贵,且对使用环境要求苛刻,限制了其在现场快速检测和一些资源有限场景中的应用。而
安益谱便携式 GC - MS 的出现,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为艾草成分分析带来了新的契机。
安益谱便携式 GC - MS 专为现场快速检测和非专业操作人员设计,它将实验室级别的分析能力集成到一个小巧便携的设备中。其具备质量范围宽、灵敏度高、扫描速度快等优势,同时操作界面简单易懂,可在野外现场直接使用实验室国标法进行检测。这使得在艾草种植基地、加工车间等场所,能够实时对艾草原料及产品进行成分分析,及时掌握产品质量信息,为生产过程的优化和质量控制提供有力支持。

安益谱便捷式GC-MS MATE 11
安益谱便携式 GC - MS 结合了气相色谱的高效分离能力和质谱的高灵敏度定性定量能力。在气相色谱部分,样品被气化后,在载气(通常为氦气)的带动下进入填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由于不同成分在固定相和载气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在色谱柱中移动的速度也不同,从而实现各成分的分离。分离后的组分依次进入质谱仪,在离子源中被电离成离子,离子在质量分析器中根据质荷比(m/z)的不同进行分离,最后由检测器检测并记录离子信号,生成质谱图。通过与标准质谱库中的图谱进行比对,即可对样品中的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根据离子峰的强度,则可进行定量分析。
- 轻巧便携:该仪器体积仅为 400 mm×390 mm×210 mm,不含电池重量约 16.6 kg,含电池约 18.6 kg,单人即可轻松背负或车载运输。一体化设计使其内置可更换式氦气瓶、柱上加热色谱柱,气体 / 液体 / 顶空三合一进样,开机 10 - 15 min 即可进样分析,极大地提高了检测的便捷性,特别适合在野外艾草种植基地、偏远的加工场所等现场环境使用。
- 性能卓越:质量范围为 1.5 - 550 amu,能够覆盖广泛的化合物检测范围;动态范围达 7 个数量级,可对痕量和常量成分同时进行准确分析;灵敏度高达 1 pg OFN 信噪比 S/N = 150:1 RMS,能够检测出极低浓度的成分;最大扫描速率为 10000 amu/s,满足快速分析的需求,且具备单位质量分辨率,确保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 操作简便:为现场快检和非专业操作人员量身定制,操作界面简单直观,易于上手。用户经过简单培训即可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方法,降低了使用门槛,提高了检测效率。同时,安益谱还提供安装现场免费培训及一次技术中心培训,帮助用户更好地运用仪器进行检测工作。
- 数据可靠:采用与实验室台式机同级别的四极杆质量分析器和 67 L/s 大抽速涡轮分子泵,可直接沿用实验室国标法进行检测,确保在现场环境下也能获得与实验室相媲美的数据可信度,为艾草成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了坚实保障。
- 样品采集:在不同地区的艾草种植基地,于艾草生长的不同阶段(如幼苗期、成熟期)采集新鲜艾草叶片。同时,收集不同加工工艺(如晒干、烘干、阴干)处理后的艾草样品,确保样品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将采集到的样品迅速放入密封袋中,低温保存,避免成分挥发和变质。
- 仪器调试:将安益谱便携式 GC - MS 仪器运输至实验现场后,进行开机预热。检查仪器的各个部件是否正常工作,包括氦气压力、色谱柱温度、进样口温度等参数的设置是否符合实验要求。对仪器进行校准,确保质量轴的准确性和灵敏度的稳定性。
- 试剂准备:准备分析纯的正己烷作为样品提取溶剂,以及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化合物(如桉油精、樟脑、龙脑、β - 石竹烯等艾草中常见成分的标准品),用于绘制标准曲线和定性定量分析。
- 挥发油提取: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艾草样品中的挥发油进行提取。称取一定量剪碎的艾草样品,放入圆底烧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连接水蒸气蒸馏装置,加热回流提取数小时。将蒸馏出的油水混合物用环己烷萃取,收集环己烷层,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后得到含有艾草挥发油的环己烷溶液。
- 样品制备:将干燥后的含有挥发油的环己烷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用正己烷定容至一定体积,得到供试品溶液。同时,根据标准品的浓度,用正己烷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品溶液,用于建立标准曲线。
- 气相色谱条件:载气为纯度 99.99% 的氦气,流速设置为 1 mL/min;进样口温度设定为 250℃,确保样品能够迅速气化;分流比为 10:1,以保证进样的准确性和重复性。程序升温条件为:初始温度 40℃,保持 2 min,然后以 3℃/min 的速率升温至 80℃,再以 5℃/min 的速率升温至 180℃,最后以 8℃/min 的速率升温至 280℃,并保持 3 min,这样的升温程序能够有效分离艾草挥发油中的各种成分。
- 质谱条件:电离方式采用 EI 源,源温设置为 230℃,检测器温度为 280℃,传输线温度为 250℃,电离电压为 70 eV。质量范围设置为 35 - 550 m/z,进行全程扫描,以获取全面的质谱信息。
- 定性分析:将样品的总离子流图与标准质谱库(如 NIST 库)中的图谱进行比对,根据保留时间和质谱图的相似度,对艾草挥发油中的成分进行定性鉴定。例如,在总离子流图中出现的某一峰,其保留时间与标准品桉油精的保留时间一致,且质谱图的相似度高于 90%,则可初步确定该峰对应的成分为桉油精。
- 定量分析: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以不同浓度的标准品溶液进样,绘制标准曲线,得到峰面积与浓度的线性关系。然后,根据样品中各成分的峰面积,在标准曲线上查找对应的浓度,从而计算出艾草样品中各成分的含量。例如,已知桉油精标准曲线的线性方程为 y = 10000x + 500(y 为峰面积,x 为浓度),样品中桉油精的峰面积为 50000,则可计算出其浓度为 4.95 μg/mL。
通过
安益谱便携式 GC - MS 分析,在艾草挥发油中鉴定出了多种化学成分,包括萜类、醇类、酮类、烯类等。其中,主要成分有桉油精、樟脑、龙脑、β - 石竹烯、α - 蒎烯、β - 蒎烯等。不同地区和生长阶段的艾草样品,其挥发油成分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例如,在南方地区采集的成熟期艾草样品中,桉油精的相对含量较高,可达 30% 以上;而在北方地区采集的幼苗期艾草样品中,α - 蒎烯和 β - 蒎烯的相对含量相对较高。这可能与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等环境因素以及艾草的生长阶段有关。
对艾草挥发油中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加工工艺对艾草成分含量有显著影响。晒干处理的艾草样品中,樟脑和龙脑的含量相对较高;烘干处理的样品,由于温度较高,部分热敏性成分如桉油精的含量有所降低;阴干处理的样品,其成分含量相对较为稳定。这为艾草加工工艺的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产品对成分含量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
与传统的实验室 GC - MS 分析方法相比,
安益谱便携式 GC - MS 在艾草成分分析中表现出了相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对同一批艾草样品的分析中,两种方法鉴定出的主要成分一致,且含量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在可接受范围内。然而,便携式 GC - MS 具有明显的优势,它能够在现场快速进行检测,无需将样品运输至实验室,大大缩短了检测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其操作简便,对操作人员的专业要求相对较低,降低了检测成本。
- 样品采集和保存:样品的采集时间、地点以及保存条件对分析结果有重要影响。不同生长阶段和产地的艾草,其成分差异较大,因此在采集样品时应尽量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同时,样品保存过程中应避免高温、光照和氧化,防止成分发生变化。
- 仪器参数设置:气相色谱和质谱的参数设置会影响成分的分离效果和检测灵敏度。例如,不合适的升温程序可能导致某些成分无法有效分离,从而影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准确性;质谱的离子源温度、电离电压等参数也会对离子化效率和质谱图的质量产生影响,需要根据实际样品进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