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安益谱精密仪器. All Rights Reserved.

安益谱 Mate11 便携式气质联用仪:传承实验室 GCMS 技术,创新现场检测新范式


在环境应急监测、公共安全排查、工业污染溯源等现场检测场景中,既要保证检测结果与实验室数据的一致性,又需突破传统台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体积大、依赖固定场地的局限 —— 这一核心需求推动着便携式气质联用技术向 “实验室级精度 + 现场级便携” 方向升级。安益谱 Mate11 便携式四极杆气质联用仪,正是通过深度传承实验室 GCMS 的成熟技术体系,在实现设备小型化的同时,确保样品可按实验室 GCMS 国标法进样检测;更创新性新增气体探头采样模式,支持根据现场样品浓度自动调节采样时间,为现场检测提供 “精准兼容 + 灵活高效” 的全新解决方案。

安益谱 Mate11 便携式气质联用仪:传承实验室 GCMS 技术,创新现场检测新范式(图1)

安益谱便捷式GC-MS MATE 11

一、传承实验室 GCMS 技术:国标法进样兼容,结果一致性有保障
实验室 GCMS 凭借标准化的进样模式、精准的分离检测性能,成为各类有机污染物检测的 “金标准”,其检测方法(如《HJ 1053-2019 土壤和沉积物 8 种酰胺类农药的测定》《HJ 1227-2021 环境监测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等国标方法)经过长期验证,数据可靠性与行业认可度极高。安益谱 Mate11 在小型化设计中,核心突破在于保留实验室级气相进样口与进样模式,确保现场检测可直接沿用实验室国标方法,无需重新建立方法或进行复杂的数据校正,从根本上保障现场与实验室结果的一致性。
(一)实验室级气相进样口:复刻台式仪器核心性能
Mate11 搭载的气相进样口,在结构设计与性能参数上对标实验室台式 GCMS:
  • 进样口类型:支持分流 / 不分流进样,适配实验室常用的微量进样针(1μL、10μL),可实现与台式仪器一致的进样精度(RSD≤3%);
  • 控温能力:进样口最高温度可达 300℃,控温精度 ±0.1℃,满足国标方法中对高沸点目标物(如部分半挥发性有机物)的进样要求,避免目标物在进样口冷凝损失;
  • 惰性处理:进样口内衬管采用惰性涂层工艺,减少极性目标物(如含氧化合物、胺类物质)的吸附,确保回收率与台式仪器持平(通常≥85%)。
例如,在按照《HJ 1227-2021》检测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时,Mate11 可直接采用实验室常用的 “热脱附 - 分流进样” 模式,进样口温度设置 250℃、分流比 10:1,与台式仪器参数完全一致,目标物保留时间偏差≤0.05min,峰面积相对偏差≤5%,实现 “现场采样 - 即时分析 - 数据可比” 的无缝衔接。
(二)国标法直接套用:降低现场检测技术门槛
对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常规检测项目,实验室国标方法已对样品前处理、进样方式、色谱 - 质谱条件做出明确规定。Mate11 的核心优势在于,现场检测时可直接沿用这些成熟方法,无需针对便携式仪器重新优化参数:
  • 前处理兼容:支持与实验室常用的固相萃取(SPE)、固相微萃取(SPME)、顶空进样等前处理技术配套使用,例如检测水中苯系物时,可按《HJ 1067-2019 水质 苯系物的测定》采用顶空进样,前处理步骤与实验室完全一致;
  • 方法参数复用:实验室建立的色谱程序升温(如初始温度 40℃保持 2min,以 10℃/min 升至 200℃)、质谱选择离子扫描(SIM)参数(如目标物特征离子、驻留时间),可直接导入 Mate11 的操作软件,无需重新绘制标准曲线或验证方法性能;
  • 数据格式统一:检测数据可导出为与实验室仪器兼容的格式(如 AMDIS、MassHunter 兼容格式),便于后续数据汇总、报告生成与行业监管部门审核,解决了传统便携式仪器数据 “孤岛” 问题。
这种 “国标法直接套用” 的特性,不仅大幅降低了现场检测人员的技术门槛(无需掌握便携式仪器专属方法开发技能),更确保了检测结果的权威性与可比性,满足行业监管、应急处置对数据可靠性的严苛要求。
二、创新气体探头采样模式:适配现场复杂浓度,提升检测灵活性
现场检测与实验室检测的核心差异之一,在于样品浓度往往存在极大不确定性 —— 例如突发挥发性有机物泄漏现场,空气中目标物浓度可能从 μg/m³ 级(低风险)到 mg/m³ 级(高风险)不等。传统便携式仪器需人工根据经验调整采样时间(如低浓度样品采样 30min,高浓度样品采样 5min),不仅操作繁琐,还可能因采样时间不当导致检测结果偏差(如采样时间过长导致高浓度样品过载,或过短导致低浓度样品未检出)。
Mate11 创新性新增的气体探头采样模式,通过 “实时浓度监测 + 自动采样时间调节” 的智能机制,完美解决这一痛点:
(一)气体探头核心功能:实时感知浓度,动态调整采样
Mate11 配套的气体探头采用 “吸附 - 解吸一体化” 设计,内置微型传感器与流量控制模块,核心工作流程如下:
  1. 预监测阶段:将气体探头置于采样点,开启预监测模式,探头以 100mL/min 的流速采集空气样品,通过内置传感器实时监测目标物的大致浓度范围(无需精准定量,仅用于判断浓度等级);
  1. 采样时间自动计算:仪器根据预监测得到的浓度范围,结合目标物的检出限与线性范围,自动计算最优采样时间 —— 例如,当监测到苯浓度为 50μg/m³(低浓度)时,自动设定采样时间 30min,确保富集量满足检出要求;当浓度为 5mg/m³(高浓度)时,自动缩短至 5min,避免吸附饱和导致的回收率下降;
  1. 自动采样与分析:采样时间确定后,探头自动启动采样,采样完成后通过仪器内置的热脱附模块将目标物解吸(解吸温度 250℃,解吸时间 3min),直接进入气相色谱系统分离,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
(二)现场应用优势:兼顾效率与精度,应对复杂场景
气体探头采样模式的创新,使 Mate11 在现场检测中展现出显著优势:
  • 无需人工判断,降低操作误差:避免因检测人员经验不足导致的采样时间误判,例如新手在未知浓度现场,无需反复尝试不同采样时间,仪器可自主完成优化,确保首次检测即得到可靠结果;
  • 适配宽浓度范围,提升场景兼容性:可覆盖 μg/m³ 至 mg/m³ 级的浓度检测需求,无论是环境背景值监测(低浓度)还是突发泄漏应急检测(高浓度),均能快速适配,无需更换采样装置;
  • 缩短检测周期,助力快速决策:预监测与自动采样无缝衔接,整体检测周期较传统人工调节方式缩短 40%—— 例如在化工园区泄漏应急中,可在 30min 内完成 “浓度判断 - 采样 - 分析 - 结果输出”,为应急指挥部门划定警戒区、启动处置措施提供及时数据支撑。
例如,在某加油站油气泄漏检测中,Mate11 通过气体探头预监测发现空气中苯浓度约 800μg/m³,自动设定采样时间 10min,采样完成后 15min 内出具检测报告,数据显示苯浓度 823μg/m³,与后续实验室采样分析结果(815μg/m³)偏差仅 1%,既保证了精度,又比传统便携式仪器(需人工尝试 2 次采样)节省 25min。
三、技术融合的现场价值:重新定义便携式 GCMS 应用边界
Mate11 通过 “传承实验室 GCMS 国标法进样” 与 “创新气体探头采样” 的技术融合,不仅解决了传统便携式仪器 “精度不足”“方法不兼容”“操作复杂” 的三大痛点,更重新定义了便携式 GCMS 的应用边界:
(一)环境应急监测:兼顾数据权威与响应速度
在土壤污染、水体挥发物泄漏等应急场景中,Mate11 可通过气体探头快速筛查污染范围(高浓度区域),再通过实验室级进样口对重点点位采集的样品(如土壤萃取液、水样顶空)进行精准定量,两种模式配合,既实现了大范围快速排查,又确保了关键数据的权威性,满足应急处置与后续污染溯源的双重需求。
(二)公共安全排查:提升未知样品检测效率
在车站、机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可疑物品排查中,若发现挥发性可疑气体,可先用气体探头快速采样分析(5-10min 出结果),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如汽油、苯、甲苯);若需进一步精准定量(如确认是否超标),再采用实验室国标法进样模式,确保数据可作为执法依据,兼顾排查效率与法律有效性。
(三)工业过程质控:实现现场与实验室数据统一
在石化、制药等企业的生产过程质控中,Mate11 可在生产车间现场对废气排放口进行检测,采用实验室国标法进样模式(如采集废气冷凝液后用 SPE 处理),数据可直接与实验室的出厂检验数据对比,无需进行方法校正,实现 “生产现场 - 实验室” 的质量管控闭环,避免因检测方法差异导致的质量误判。
结语
安益谱 Mate11 便携式气质联用仪的技术创新,核心在于没有为了 “便携” 牺牲 “精度”,也没有为了 “创新” 放弃 “兼容”—— 通过传承实验室 GCMS 的成熟技术体系,确保了检测结果的权威性与可比性;通过新增气体探头采样模式,赋予了仪器应对现场复杂场景的灵活性与高效性。这种 “传承 + 创新” 的技术路径,不仅使 Mate11 成为现场检测人员的 “可靠伙伴”,更推动便携式 GCMS 从 “应急筛查工具” 向 “实验室级现场检测设备” 升级,为环境、安全、工业等领域的现场检测提供了更优质、更高效的技术选择,助力现场检测工作迈向 “精准化、标准化、智能化” 新台阶。